康軒版第十二課「狐假虎威」是學生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作品。編者藉由戰國策中ㄧ則故事,帶領六學生們體會文言文言簡意賅的特色。
而戰國策裡仍有許多學生們聽過卻似懂非懂的成語故事,例如:南轅北轍....等等。為了讓學生們對這些成語典故清楚了解且產生興趣,我先請學生們討論岀幾個他們感興趣的成語,再問全班有誰願意回家查這些成語的典故。最後,大家決定認識「南轅北轍」「狡兔三窟」「抱薪救火」「鷸蚌相爭」四個戰國策成語故事。
隔天,葉老師將學生自願查的四個成語故事由來稍為整理一下,影印給全班一人一份資料,請學生回家詳讀,並約定下禮拜一要抽籤請學生上台「說故事」。學生聽了,都緊張不已!
![]() |
| 利用下課前五分鐘抽籤,請學生上台再抽一次籤,決定自己講的故事。 瞧!被抽到的學生雖然緊張,卻也鼓起勇氣說起故事了呢! |
![]() |
| 有的孩子是信心十足的上台說故事喔!值得鼓勵。 |


哎呀!我們家的孩子為了這四個戰國策成語故事,緊張到不行!於是當天國語小考的部份全給忘光了(腦袋一片空白)~~最後只好受處罰囉!
回覆刪除哈哈!真是抱歉呀!不過,偶爾練練台風也不錯啦!
回覆刪除